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

【讀書好×果籽】未完的鴉片戰爭


香港蘋果日報   2016年4月2日

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_sub/20160402/large/02fn401pzok.jpg 
同一本英語歷史作品《The Opium War: Drugs, Dreams and the Making of China》,
繁體譯本(左)與簡體譯本已經是兩個不同版本,簡體版經過刪剪。

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_sub/20160402/small/02fn402pzok.jpg

《南京條約》文本,香港變殖民地的開始,鴉片戰爭雖已經結束了百多年,
但在反西方及民族主義宣傳下,幽靈仍然徘徊不散。  

最近幾位建制派大佬埋堆,成立歷史「補習社」,以推動歷史及國情教育,其中一位董事叫梁紀昌,是鮮魚行小學前校長,形象正面,他表示會以辛亥革命之前為重點,避免因國共內戰、抗日誰人領導而產生紛爭,也可避開六四爭議。但即使避開近現代史,正統中國史照樣充斥着大漢族意識形態、充斥民族主義宣傳。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歷史從來沒有離開過政治的五指山。

英國女歷史學者Julia Lovell(藍詩玲)的作品《The Opium War: Drugs, Dreams and the Making of China》,最近在台灣繙譯成繁體中文版,去年中國已出了簡體版,並刪去了關於共產黨如何利用鴉片戰爭作政治教育這一章。本來辛亥革命後,在種族革命的旗幟下,鴉片戰爭正好是用來譴責滿清腐敗無能的案例,因此整個調子並不是針對英國侵略。到了孫中山聯俄容共開始,西方帝國主義入侵的論調才出現,借鴉片戰爭宣傳反西方民族主義是始於國民黨,但真正將鴉片戰爭定性為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是毛澤東:以英為首的西方帝國主義者把鴉片輸入中國,荼毒國人,成為東亞病夫,淪為半封建半殖民,主權喪失,後經歷抗日、內戰,在共產黨領導下終於走上了偉大的民族復興之路。作者指出其實有一段長時間鴉片戰爭不受內地官方重視,真正再度宣揚紀念是1989年之後,因為自1979年後鄧小平高舉四個現代化旗幟,承認要向西方學習,整個知識階層均視西方為模範。1985年我第一次去圓明園,那裏完全是一個廢墟,英法聯軍焚毀的石雕堆在田野任人拿走,門口是個農民承包的賽馬場。

八九民運之後,內地官方開始對抗西方和平演變陰謀,1990年鴉片戰爭150周年紀念登場,文革後一度告別的大規模意識形態宣傳再度復活,圓明園修繕,趕走農民,由北大清華學生幽會勝地變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要中國人毋忘國恥。百年屈辱、反西方意識形態及民族復興成為宣傳主旋律,一反八九前知識精英西化氛圍。在八九後愛國主義教育下成長的一代,同走出文革、急於擺脫落後吸取西方先進文明的一代,其價值取向有明顯分別。六四後的愛國主義教育,在千禧年後經歷南斯拉夫領館被炸及兩次大規模反日,正式開花結果「憤青」登場。

中港兩地越行越遠,內地高舉反西方,強調屈辱史,在香港人眼中卻沒甚麼感覺。對內地而言,鴉片戰爭割讓香港,在英治殖民地下,香港人理應感受到恥辱,而九七主權移交後,也應有雪恥之喜悅。六四後香港人同內地感覺仍然親近,是相信大家同一方向,同一路軌,只是車速有別。但當內地高舉反西方普世價值,「中國模式」等一套,並要向香港進行教育宣傳時,香港人發現不單車速有別,原來路軌及終站也不同。大家反而擔心香港核心價值不保,而這些普世價值正是源於英治殖民時代,而北京眼中的港人戀殖親英,由此而來。

百多年前的鴉片戰爭,仍然橫亘在中國人的心內,這場戰爭,其實並未完結!

撰文:劉細良
編輯:陳國棟
美術:楊永昌

1 則留言:

  1. 〝建制派大佬埋堆,其中一位董事叫梁紀昌,是鮮魚行小學前校長,形象正面 〞。販文作者以此筆觸形容姓梁的前校長、現董事,足見作者同屬一丘之貉!

    相識此君幾十年之人,尤以其一眾前上司,當知姓梁的乃係典型世界仔一名就如曾陰權(此君正面形象,圈內人人皆知),終其一生不斷鑽空子往上爬,從來不務正業,今天剛接上新崗位,即謀定剛即位的圈內橫向進升,七十年代中師範畢業,任教無幾年,在八零年底轉業教育署剛成立的學生輔導主任,不旋踵又借小學縮校而橫向申調督學一職,於教署轉來轉去,期內公務員福利一一取盡,如子女英國教育補貼、公務員建屋合作社置業、搬屋津貼、居英權等等(見其自嗚女兒在英國完成大學後落業生根,)不一而足,當用盡公務員福利後,見無利可再圖,即大鑼大鼓自稱放棄高官厚職,轉任鮮魚行小學校長,救其免於殺校云云,笑話而已,就單憑手持文憑教師資格,何有高官厚職也(公務員系統潛規則)?祇有頻臨倒閉的小學校董,才會任用如此大言不慚的偽君子,即見梁君鑽空子的技倆何其出神入化!

    看倌會問,何以鮮魚行小學今日仍建在?無他,祇因“雙非”學子暴增有以致之,絕非姓梁的功夫!刻下香港日日見得一如梁君之徒顯醜人前,可見香港能者盡隱,唯望今後青年才俊要好好豐富自己學養,儲備充足養份分辨是非,供將來擔家作主之用,同心協力共建安身立命之所,念茲在茲!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