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何雪瑩 - 本同氣連枝難獨善其身──論新舊媒體

星期日生活   2014112

【明報專訊】本星期是「媒體周」,Facebook被《明報》事件和邵逸夫之死徹底洗版。如果說邵逸夫之死標誌無綫的衰落,《明報》撤換總編風波則再次敲響新聞自由的喪鐘。讀到一些言論,說《明報》的陷落早就有迹可尋,一早已變成「投共梁粉報」,死不足惜;而且新媒體湧現,百花齊放,新媒體取代傳統媒體只是時間問題,故不必為《明報》之事過分緊張,甚至死不足惜,一雞死自會換來一雞鳴。我跟大家一樣,一星期才買一次報紙,上網佔每天一半時間,可是今日或五年後傳統媒體倒下,新媒體能趕上填補空位嗎?

細想一下才知道,這個根本是個徹底的偽命題。香港讀者讀外國報紙十居其九都是讀網上版,然而當有一天《紐約時報》宣布不再出報紙,全面改由網上發放,它到底是傳統或是新媒體?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分野不只是互聯網如此簡單。近年愈來愈多只透過網上平台發放資訊的網站,如大家熟悉的《主場新聞》、《獨立媒體》,還有成立不久的《852郵報》、《巴士底報》等,不勝枚舉。互聯網出現讓成立媒體的門檻降低,不用買印刷機不用起錄影廠,已經可以發放信息,讓更多長期受主流媒體忽略的群體和議題得以曝光人前,這是新媒體的一大特點。

市場模式下媒體的結構性問題

可是隨着報紙銷量下降,傳統大報也積極改革爭奪互聯網這一塊。《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和《衛報》(Guardian)在開拓網上發放新聞的可能性特別積極,網頁已不再只是印刷報紙的附屬品,不但可以隨時更新,發放音樂、影片等,還有很多內容是網上獨家。這種趨勢名為media convergence。傳播學者Henry Jenkins一針見血地指出,media convergence不應被視為新媒體一次過取代傳統媒體,而是不同媒體形式和平台多向互動的持續過程。其他學者如Burnettand Marshall亦將media convergence解釋為將媒體平台之間的界線消解融合過程。

讀者對傳統媒體諸多不滿,認為傳統媒體依附權貴,容易淪為政治和商業工具,沒有做好第四權的角色。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市場模式下媒體的結構性問題。媒體依靠廣告收入,可是一旦報道針對大財團,廣告隨時抽起。《明報》多宗揭露上市公司和地產商醜聞的報道便令他們損失逾八位數字的廣告收入。這就是新聞業的奇怪之處,一般行業做得好會賺錢,可是新聞行業做得好即是得罪有錢人,廣告費減少。媒體雖是第四權,但市場模式運作下也是一盤生意,止蝕位在哪是一門學問;嚴肅新聞也不會討好讀者,於是出現新聞娛樂化,公眾興趣比公眾利益重要。今時今日辦報不賺錢,香港媒體老闆全部都是做其他生意發達再辦報;加上在香港這個獨特情况下,媒體老闆幾乎全部都在大陸有生意,這就成為政治操控的另一來源。另一方面,做宣傳和發放資訊也需要錢,政府和大財團比一般人有資金之餘,也因為著名的hierarchy of credibility,媒體發放的新聞自也以「影響大多數人的」政府和商界消息為主。所以你我去年宵買花不是新聞,梁振英行年宵買花而且不要找回來的零錢才是新聞。

偵查報道新媒體道盡局限

以上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任何媒體研究一年級生也能說得頭頭是道。關鍵問題是新媒體能免於以上所述的結構性問題嗎?以互聯網為唯一發放平台的新媒體亦是在市場邏輯下運作,即使老闆不求賺錢,員工也要出糧。本地的《主場新聞》等同樣在開拓廣告收入,關於政府和商界的資訊也從不會少,因為這些始終是「影響社會大多數」的事情。事實上,「新媒體」也從不掩飾他們對傳統媒體的依賴。目前本地和外國極大多數的新媒體人手有限,不能以傳統媒體採訪新聞,於是每天讀報、長開電視電台新聞,轉載傳統媒體的內容並addvalue是他們的恆常動作。如果傳統媒體今日倒下,新媒體新聞來源必受影響。

偵查報道是每間報館的基石,直指權貴要害,影響社會走向。可是做好一單驚天動地的偵查新聞需要的時間要年月計算,記者花上幾個月甚至一年埋首文件故紙堆,反覆推敲,需要極大的人力物力。目前絕大部分新媒體人手較少,還未有這樣的成績(由此可見,沒有金主的香港獨立媒體於2011年的美孚屏風樓調查報道是如此用心、難得)。香港的新媒體喜以美國Huffington Post(赫芬頓郵報)為楷模,但ProPublica卻是專注於偵查報道的新媒體。他們於2010年的偵查報道獲普立茲獎,2011年獲普立茲獎全國報道大獎,共有四十多名記者,全部專注於偵查報道。他們短短的自我介紹,道盡了傳統和新媒體的局限:

「雖然網上世界資訊平台的數目和種類愈來愈多,但只有很少致力於原創報道。觀點百花齊放,但觀點需基於事實,而事實來源卻愈來愈少。前者是好事,後者卻是個社會問題。相較其他新聞種類,偵查報道需要大量時間和人力,而且很多時候不符成本效益:有些故事一開始以為很有價值,但隨着偵查發現原來沒有想像中重要,甚至根本是虛構,不能刊登。是以很多新聞機構將調查報道視為一種奢侈品,經濟不景時可以放棄。很多新聞機構本來有好的偵查記者,卻因時間和金錢限制需要他們處理其他日常新聞,不能專注於偵查報道。」

網媒未找到可行商業模式

ProPublica辦得有聲有色,然而他們卻非常重視如傳統媒體的合作。2010年一篇關於卡特里娜颶風後,長者病人在護老院離奇死亡的報道獲普立茲獎,這篇報道同時刊於《紐約時報周刊》。ProPublica的記者亦會與傳統媒體記者合作處理偵查報道。英國《衛報》去年以斯諾登爆料揚名立萬,ProPublica在這單敏感的年度新聞亦與《衛報》合作無間。

ProPublica成立短短五年便有如此成績,跟其他網上新聞媒體相比他們的「水源」絕對充足。ProPublica的最大金主是借貸公司Golden West Financial Corporation的行政總裁Herbet Sandler夫婦,他們成立的基金和其他幾個基金是ProPublica的「大水喉」,大到可以支付行政主席57萬美元的年薪。ProPublica是非牟利機構,沒有廣告收入,媒體顧問AlanMutter曾說,如果要將美國新聞業轉為非牟利模式,每年需要880億美元捐款才能維持目前美國傳統媒體的工作質量。如果非牟利模式不盡樂觀,那網上廣告又如何?目前英美傳統媒體努力開發網站收入,網上廣告收入顯著上升,但還遠遠不足夠維持報紙運作。《衛報》積極改善網站,堅持不收費但以其他方式爭取收入,《紐約時報》、《泰晤士報》等採取不同模式的收費方式,但無論如何,業界還未為全力轉戰網上版找到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

2014年外國新聞界都在期待一件重大事件:eBay創辦人Pierre Omidyar注資2.5億美元創辦First Look Media,開宗明義是專注調查報道的新媒體,並邀得主理斯諾登新聞的《衛報》前「博客」Glenn Greenwald及其他偵查報道大將加盟。目前外界對FirstLookMedia所知不多,只知由牟利的科技公司和非牟利的媒體公司組成,但已經足夠業界放長雙眼留意發展。只因事先張揚加盟的都是一向對美國國家安全部門開火最力的偵查記者,而且以Omidyar85億美元財產,只要他願意,才不怕跟廣告商對着幹。連老店《華盛頓郵報》也被亞馬遜創辦人Jeffrey Bezos收購了。但無論First Look MediaProPublica抑或香港以刊登評論為主的《主場新聞》背後,看來都依靠一名只會付錢不會干預編採又有新聞遠見的所謂「良心商人」;無論新舊媒體,都在等待一名只問付出不問回報的金主降臨。互聯網沒有為這個問題提供完滿解答。

所有新舊媒體的共享資產

以上所說的是目前情况,即使新媒體今天不能立刻擔大旗,新媒體取代舊媒體是否也許只是時間問題?我每天沉迷Facebook、長開網上新聞網站,但目前新聞行業遇到的危機,並無任何能一次過解決所有問題的萬靈丹。媒體不論新舊都面對的根本問題大多類似。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定義難以完全二分,傳統媒體是新媒體的新聞來源(sources of news),運作和功能也是互相補足,哪有新媒體(或其讀者)看着傳統媒體陷落而訕笑之理?我在別的地方已經寫過,為免「呃稿費」也許不應再重複,但《明報》換總編輯事關重大,我唯有無恥地在這裏重複一次:新聞自由不是記者的個人財物,也不是獨立存在於每個傳統機構,是新舊媒體和所有人的共享資產。你也許說你早已離棄《明報》,改讀其他勇敢抗共報或新媒體,但當新聞機構一個個倒下,連近年多番出產重要偵查新聞的《明報》也守不下去,你以為你追捧的反梁抗共媒體能獨善其身嗎?

編輯 梁詠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