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陳嘉文 - 李慧玲烽煙中抱緊自由

生活達人   星期日生活   2013128

【明報專訊】中午時分,天朗氣清,李慧玲穿著深啡色大衣,衣領上扣了一朵粉紅色的罌粟花別針,走進咖啡室時,笑容滿臉。

在收到通知從《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調走後第二十一天,她第一次坐下來,讓同行專訪。

訪問未開始,倒是她先提問,問我為什麼想做傳媒。

然後,她說到自己,第一句就是「我好鍾意做記者」。

她常叫身邊人入行,朋友、親戚,還有以前的陳曉蕾。

「從前覺得義無反顧。但到了現在,不敢說得這樣絕對。這行業好困難,是否真的可以像我當年入行般,做得咁自由?我都doubt。」

電台名嘴被噤聲已不是第一天的事,可是香港的情况愈來愈糟,「現在的政府,是明目張膽仇視傳媒」。

在不民主的制度下,烽煙節目至少讓人覺得有直接發聲的渠道,雖然李慧玲「只是」被調,雖然重回的節目《左右大局》仍有phone-in,她這天還是說了三次,烽煙節目,岌岌可危。

最早烽煙官民直接溝通

九年前,鄭經翰和黃毓民先後封咪那一年,李慧玲從報館走到電台開咪,節目是本來由黃毓民主持的《政事有心人》。她說,新工上班第一天就開咪,除了記得直播有好多蝦碌,拍檔是誰、題目是什麼,統統已忘了,「如何做?我只做回我自己」。錄音室外的她,能言善辯,喜歡與人傾偈,不過她所說的「自己」,是記者的身分。

讀書時期的李慧玲,「喜歡寫作,把觀察的事記錄」,早以做記者為志。預科畢業後,在查良鏞的《財經日報》做暑期工,「當時我未聽過這份報紙,人工又好奀,但我想黐住報館」。後來《財經日報》結業,另投查良鏞的《明報》,李慧玲一直跟隨,一做就十幾年。三十五歲時,她已是明報的新聞總監,到商台前,她還做了三年《蘋果日報》副總編輯,記者的使命感,早就住在她的身體裏。對她來說,由客觀報道新聞的記者,改做領導社會意見的烽煙節目,與記者寫評論差不多,「在報館時,我這樣教記者寫稿:你不應說這個人有幾漂亮,而是寫她的眼很大、鼻子高、嘴巴小,讀者看完你的事實描繪,得出『她好靚啊』的結論。我很贊成記者不止寫報道,還寫評論,寫時應找更多事實去支持你的觀點」。

電台影響力沒減弱過

香港的烽煙節目,大概有幾個階段。一九六九年,香港電台首先製作「電話訴心聲」,一星期播出一次,節目每次邀請一個政府官員解答聽眾問題和處理他們的投訴。那個年代,巿民若有意見,只有去信英文報章才有機會得到政府回應,所以當時電台提供了政府與巿民直接溝通的重要平台。後來的烽煙節目,愈來愈多意見成分,到了鄭大班時代,李慧玲形容,「他是社會行動家,以傳媒做平台,他本身就是一個新聞主角」。而後來加入的她,除了就每日新聞做分析、評論,還加入大量記者採訪元素,「我們提出疑點、跟進、發掘事實」。她說,開咪之後第一次做得成功的,應該是鍾麗幗事件。當時鍾麗幗是房屋署副署長,離職後入恒基,參與西九的項目,涉嫌有利益衝突。「她在我們節目上有phone-in對話,人們覺得她當時講錯說話,愈描愈黑,我們一直chur住這單新聞。」最後,時任公務員事務局長王永平決定修改公務員離職申報。黃昏節目,討論時事多以清談、評論的方式,追求新聞跟進至這個地步,在李慧玲之前很少見。據她所說,政府新聞處一直有為早上的電台節目做文字紀錄給官員,後來,連黃昏節目也有需要筆錄。香港的電台收聽率雖然每年遞減,可是影響力似乎沒有減弱過,至少官員認為它的威脅已到達不能忍受的地步。李慧玲很認同,「它在時事上的影響力,是不成比例地大」。她認為,電台的滲透層面可以很廣,「政圈啦、高官啦、商人啦,連一些『颱風級』的人、一些你以為他們不會聽電台節目的大人物,原來也在聽,有時我做做吓節目,就曾經試過收到他們的WhatsApp,糾正我在電台的說法」。

追新聞即收料即出街

李慧玲覺得,自己跟其他烽煙節目主持不一樣,不論是評論方式,抑或是工作模式。「以前的主持人可能本身很有識見,開咪前才返到電台,一開咪就有嘢講」,這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受聘方式不同,以合約方式做嘉賓主持。「我是全職僱員,把日常精力全放在電台工作,工作時間可能有十二小時。」以做黃昏節目為例,她一般早上約十時回到公司,先閱讀當天所有報章,然後跟團隊開會,對當天節目有初步構思,午飯後,再看早上想做的是否做到,或有沒有新進展、新事件。不過度了一整天的題目,有時也不保證節目就無驚無險,尤其時事節目最講究新鮮。李慧玲的節目,六時半開始,不過在節目開始才突然轉題目這種事,經常發生。最近一次,是失蹤女嬰母親被捕那黃昏。「做做吓節目,突然看到電視的突發新聞。我立刻在節目裏讀出新聞,然後即時抒發感受、評論,到七點新聞報道時,同事打去PPRB(警察公共關係科),我打給警方的線人。直至新聞後,節目要再開始了,我仍在跟線人通電話,於是請同事插播預先做好的segment(預先製作好的環節,例如是把官員說話拼到流行曲、剪輯好的高官前言後語等),畀多三分鐘我收料。這單新聞,我們應該是全港最快說得出,那母親把女嬰扔在垃圾桶、她原本的供辭怎說。」說時她嘴角向上翹起,一臉自豪。

持久報道別放過「那些人」

除了追新聞的反應好快,李慧玲也嘗試在這個基礎上,突破做新聞的限制,尤其現在的政府,看來喜歡分散我們注意力,用新聞事件一單蓋一單。她的方法也是用segment,每天播幾分鐘,證明我們還在意。「聲音黃絲帶」是最好例子,在程翔被囚禁的日子,李慧玲每天計算日子,直至他獲得自由:「今日係程翔被內地關押第N日。」這環節足足堅持了超過一千日,每天幾分鐘的聲帶內容都不同,有不同界別的人為這幾分鐘錄音,也試過到程翔的家裏參觀書櫃,告訴聽眾他看什麼書,做過什麼筆記。「持久好重要,不要輕輕放過那些人。」她所指的「那些人」有好多,例如僭建的梁振英、涉嫌經營劏房的陳茂波,臨離開《在晴朗的一天出發》前的「新政總日記」,同樣想告訴「那些人」,人民不會忘記。

危危乎:去主持化去phone-in

李慧玲坐在咖啡室的沙發上,眼神一直堅定,手卻沒停止過撫拍沙發扶手,腦裏像有千頭萬緒同時在運轉。說烽煙節目如何幫得到小巿民時,她的眼睛閃爍明亮,「今年最開心的一定是LV告小商戶侵權的事,最終促使LV撤銷入稟、和解」。她不怕別人說她只能幫一小撮人而忽略其他千千萬萬要等的人,「問題只有值不值得幫」。而說到現今政府,又或是整個新聞行業面臨的困境,她的手始終沒有離開扶手,但開始緊握拳頭。傳媒工作者,尤其做她這種崗位,很多事比我們看得更清楚,花更多時間思考這些問題。她說,經過被調節目這件事,「烽煙節目,正處於危急存亡之秋」。

「有兩個好明顯的變化。」李慧玲說,第一,是去主持化。「你在港台烽煙節目就見到,主持人沒有角色,是交通督導員。」可諷刺的是,幾年前港台為紀念八十周年而出版的書籍《一起廣播的日子》中有個訪問,「當時的主持人說,烽煙節目主持人不可以A又說得對,B又說得對,與其要個交通督導員,不如不要主持人,換成電腦就行,反正這種工作,電腦程式可以處理得到」。

主持變交通督導員

第二,是烽煙節目去phone-in的想法,甚囂塵上。「他們認為,phone-in的聽眾,大多是基層巿民,說話沒什麼識見」,要找「有質素」的評論,可找專業人士、學者。「我非常反對,尤其現在的政制沒有普選,烽煙節目多年來都是民意窗口,讓巿民知道他們有這個渠道現場地說出他們的聲音,而官員亦有責任上烽煙節目,除了接受主持人質詢,也應該與巿民有直接對話。」她認為,這是烽煙節目的社會功能,電台最大強項是現場對話,卻居然有行內人想自斷經脈。而且民意沒有對錯之分,讀書多點、賺錢多點,是否代表你的想法就比較對?「這想法太精英主義。」

「梁班子明目張膽仇視傳媒」

而最讓人感到沮喪的,是整個傳媒行業,正處於低氣壓。新聞工作,從來沒有一個做官的喜歡,可是近年的打壓,香港人有目共睹。「以前的官員都不喜歡傳媒,但他們知道,不接受傳媒監察是不對的,所以在公開場合也姑且要扮大體。」麥理浩做港督的時代,也曾斥罵:I don't want my dog to bark me(我不要我養的狗吠我!)「他說這話之前,曾問有沒有記者在場,知道沒有,才開始罵。後來在公開場合,港督還是稱讚傳媒大力鞭策政府進步」。現在,她看到的是「梁班子明目張膽仇視傳媒批評」,「董建華做特首時,曾在禮賓府宴請當時的烽煙節目主持人鄭經翰。很多媒介朋友都曾聽說過,當時仍是行會成員的梁振英私下提起此事,他覺得,這人天天在電台罵你,你怎可能請他食飯?」

怕封殺變成習慣

「葉劉淑儀覺得麥嘉緯無禮,絕對可以向當事人反映,不是說記者大晒、傳媒大晒,但她選擇向其上司投訴。你看到整個班子的傲慢,明目張膽說你傳媒不能這樣對我。」但讓她驚訝的是,傳媒對此的報道篇幅甚少。而即使社會反彈,過後一切又好像已被習以為常,「無綫封殺《蘋果》,新聞行政人員協會表達不滿過後,做了什麼?我看不到」。她擔憂的是,巿民逐漸接受這種事,讓政府將來同樣因為覺得報章有問題就封殺,「你鬧政府,政府就不接受你採訪?」而這種事其實悄悄在發生。李慧玲未離開《晴朗》前,早有不少高官拒絕上她的節目,「他們沒有公開解釋原因,但我在很多私下的渠道都聽到,我曾讓他們難堪,所以他們不會再上節目,亦有人跟我說,我約他就唔會上,第二個人約的話,他就上」。訪問當天,換上陳志雲做主持的《晴朗》邀來律政司長袁國強,就是其中一個李慧玲「約了N次都約唔到」的高官。「我唔覺得有高官上來有幾巴閉,不過我覺得他有責任來與公眾對話,而我也有責任代表公眾繼續邀請。」

訪問過後,當天黃昏,李慧玲如常回到廣播道開咪,她說,仍在重新適應工作時間。在她與新拍檔黃潔慧之間坐着的,不是高官,而是港大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咪前的她,沒有咖啡室落地玻璃透進的陽光,臉上看來少了一分閃耀。不過她靈敏依然,在陳教授滔滔不絕評論新出台的政改諮詢文件時,還是找到空罅說意見和追問問題。即使說話的空間,事實上並不多。

文 陳嘉文
圖 林俊源
編輯 方曉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