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

皮亞 - 《字裡人間》散發文字工作者氣質

movie chic, movie style   星期日生活   2013825

【明報專訊】時常在想,電子書算不算是書?驟眼看來,這是簡單不過的問題,但又像是邏輯學上白馬非馬的永恆辯證。「書」在字典中的意義是什麼?在《字裡人間》這部字典裏會發現,「書」的意思,還包括接觸得到的人情味道。

現代社會發展迅速,我們生活的日常用品,很多都被電子產品替代,書本就快成為亡魂。用平板電腦或電子閱讀器看書,的確令人感覺到時代氣息,電子閱讀器的好處,是可以儲存無數書本,方便搜尋及攜帶,但喜歡閱讀的人或會有疑問:電子書方便閱讀嗎?不是搜尋、不是攜帶,是閱讀本身。假如一些調查是可信的話,那麼看電子書其實難以把細膩綿長的文字內容,送進腦袋裏去的。不信,或可做個試驗,試試看。當閱讀內容較長的電郵時,究竟單看熒幕便能緊記,還是打印出來讀較易入腦?假如試驗的結果,是紙張上的文字較易入腦的話,實不敢想像,他日學校課本改用電子書後,會有什麼後果。我明白,這樣說話多少給人古板古舊拒絕接受新事物的印象,日本電影《字裡人間》就為捍衛書本的說法多加一個理由:書本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橋樑,翻揭書頁的書香更含有人情味道的成分。

假如社會沒有電子書,未必會有《字裡人間》原著小說《編舟記》的出現,也未必會拍成電影。《字裡人間》的拍攝動機,除了是改編暢銷小說外,更要為文字、書本、書籍編輯、出版社,做一次時代見證,替這些快要被符號、電子書、網站編輯、網上書店取代的傳統行業和事物,散發被遺忘的靈韻。出版社編輯部面對「人口老化」,資深編輯都要退休了,要找新人補充,其中一個年輕編輯,獲出版社女友推介一位在市場部工作的呆子,他讀的是語言學,被錯誤編入市場部,但他的個性其實難以跟人溝通,年輕編輯遠看呆子工作時失魂落魄的神態,氣憤得立即跟女友說,介紹這種人來,你以為編輯部是瘋人院嗎?這場戲設計得很有趣,有趣之處是大方自嘲。呆子行為古怪兼是書癡,可能就是一般人對出版社編輯的印象,情節容或誇張,但從幽默的嘲弄中,大概也能窺見這個被形容是夕陽行業的一點現。不過,《字裡人間》很快便證明,只有自信的人,才經得起自嘲。

不可能之任務:編寫字典

老主編決心要做一本《大渡海》字典,但決定惹人質疑,理由是市場上已有許多字典,為何還要多此一舉;另一方面,故事背景是1995年,出版社已經預視了書本有機會被電子產品取代,於是花費人力物力時間去重新編寫字典,不符經濟效益。但老主編向年輕編輯解釋,字典是促進人與人溝通的重要工具,透過文字表達,人際關係才得到圓滿。所以,編寫一本有特色的字典,是一份重要的社會使命。老主編樂觀而堅定的說話,替影片打開了一個熱血的故事引子——編寫字典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但這個小小的編輯部決定繼續去做。編輯部初次開會時,討論到「憮然」這個詞語應該怎樣解釋,呆子編輯木口木面示範憮然的樣子,令人笑翻肚皮,但回想起來,其實不無自嘲,憮然是失意的意思,編輯工作最終會變成失意的結局嗎?故事勾起了令人擔憂的懸念,亦令人對「經濟效益」這四個字思前想後——我們是否計算得太多效益和利益,而忘記了去做應該做的事?

美國作家Michael J. Sandel撰寫的暢銷書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要說的正是這問題,書中提到有商人在天災後提高物價發大財,經濟學者指要尊重自由市場的規則,但作者提出的,不是經濟利益,而是道德。公義社會需要的是道德,而非盲目相信經濟神話、更加不應該「賺到盡」。這就是影片所說的:要做對的事。編寫有特色的現代字典,對於老主編來說,就是做對的事。

字典的生命來自編輯,沒有用心的編輯,字典便無法出生長大。導演石井裕也明白這一點,於是便用心捕捉「編輯的氣質」。幾個角色刻劃都非常出色,演員的方法演技亦很優異。老主編一派文人風範,說話總是不慌不忙,但字字珠璣,難得的是很有人情味,對下屬對老妻亦是。例如年輕編輯暗戀壽司店女學徒,編輯部便立即一同光顧壽司店,幫同事「睇辦」兼壯膽,順便製造機會。老主編有情有義,對文字更是認真而有識見,片中描寫新來的女編輯為了遷就配圖而刪減文字,被老主編發現,立即指正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要女編輯改正。這段戲未必太起眼,但作為編輯或在出版社工作的朋友,便一定心有戚戚然。

宅男編輯念舊重情

由松田龍平演的宅男編輯,角色典型但有個性。他的打扮儒雅,細聲細語,忠厚憨直,受老主婦感染,對文字及編輯工作相當認真,看似古板守舊,但念舊重情。他會用毛筆寫情書,又會為不擅詞令引起誤會而道歉,但就會告訴女孩,他是真心的。這樣的人,怎會不討好?松田龍平演得亦實在好,脫掉美少年的外形,全心全意扮戇男。也許這亦解釋了為什麼石井裕也的電影總是充滿幽默人情味,不單松田龍平以醜示人,連另一位演編輯的小田切讓亦一樣。只有平凡,才能還原真實。石井裕也觀人於微,也是讓他屢獲最佳年輕導演獎的理由。

小情節隱藏大道理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知識得靠時間才能累積,編輯字典需要很長時間反覆校對,閱讀書本也是一種慢活。東西用舊了當然要改換,但《字裡人間》白紙黑字說明,人情味道絕不過時,傳統行業需要薪火相傳。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像編寫字典一樣,要細水長流才能感受當中的富足。其中一個小情節,是宅男編輯與紙商會面,紙商替出版社特別做了一種紙,但編輯翻揭過後,認為紙質還未夠好。新來的女編輯冷眼旁觀二人對一疊白紙研究,頓時「O嘴」。小情節隱藏大道理,書本的價值,正是翻揭時獲得的手感。這個小情節,跟王家衛多年前拍攝由王菲演出的手機廣告異曲同工,廣告當時引來不少批評,因為看不清手機,更不似是手機廣告,但廣告的意義,是接觸,是人與人之間親手觸碰的手感。《字裡人間》節奏慢慢的,就像編書和看書,但散發的人情味道便濃得化不開,就像慢火煮靚湯。戲中經常提到如何解釋潮語「唔夠型」,或許也是對編輯工作的自嘲。影片尊重文字、尊重書本、尊重出版社、尊重編輯、尊重感情,情操其實酷得不能再酷。日本導演山田洋次說,這電影能夠得到觀眾支持,他對日本電影便放心了。我很認同。我也曾長時間在報館、出版社工作,或許都是別人眼中的宅男編輯,對《字裡人間》深同感受,愛不釋手,散場時也不願離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