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Vic - 令人黯然的台灣媒體

20121115

9月初,我在台北參加反旺中遊行,當時並不是擔心媒體壟斷,而是對蔡衍明旺中集團公器私用,捏造新聞,謀殺學者人格,敗壞新聞倫理感到非常憤怒。如今消息傳來,黎智英在台灣創辦的蘋果日報與壹週刊,看來真的將落入蔡衍明手中,我就不得不擔心起媒體壟斷這問題了。

9月1日台北反旺中遊行

先看兩段剪報:

蘋果代表就開始提問。有人說,過去跑新聞,從來不用管老闆;過去風格是這樣,以後要怎麼樣呢?也有人提問,以前提到中國,就是直接寫中共,這樣蔡衍明會不會有意見?

與會主管透露,蔡不改霸氣,強調「怎麼可能不接受關說」、「報導中國新聞等你們遇到麻煩就知道」。

對於大陸新聞報導方向,辜、王都表示,尊重專業判斷。但蔡衍明說,他個人沒差,因為錢都是他自己賺來的,也沒有中資;「但你們二位大股東要考慮一下,因為你們在大陸還要發展,以後會遇到什麼事還不知道,到時不要怪我沒有提醒你們。」

談到蘋果風格,辜與王都認為,新聞只要有完整查證就可刊登,就算是涉己新聞也可以;但蔡表示要「將心比心、不要傷人」,更強調報導涉己新聞,「還是該留意股東立場」。

王文淵打圓場表示,風格不會變啦,因為蘋果過去很賺錢,他也都很支持蘋果。「但是,現在老闆已經換我們了,所以拜託,還是要顧一下老闆的立場。」
──聯合報,20121115日,蔡衍明與蘋果高層…第一類接觸

未來蔡衍明之子蔡紹中將會離開中時,負責經營管理平面媒體的部份,以迴避市佔率超過1/3的爭議。也就是,蔡紹中往後應該就會負責蘋果日報或壹週刊的經營管理。
──新頭殼newtalk20121115日,壹傳媒高層證實:旺旺確定入主啃蘋果

先前黎智英在出售台灣壹傳媒的消息宣佈後,承認失敗,並寫下「黯然」兩字。據一些消息說,他當時就知道買家中有蔡衍明。果真如此,他的「黯然」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向來不欣賞黎智英辦媒體的風格,但認為他守住了某些新聞倫理,其報刊某程度上能發揮監督權力,替讀者追尋真相的功能,有可敬之處。(讀參考〈汪百達 - 黎智英壓制蘋果工會內情〉一文所附的黃哲斌與台灣壹傳媒員工感想。)

作為媒體老闆,黎智英不符合許多人的理想期望,但換上蔡衍明,則絕對是台灣社會的一個噩耗。蔡老闆是個張揚的人,其言行社會大致已有公評,不必我多費唇舌。我感興趣的是,台灣的主管機關,對於蔡老闆將手伸進蘋果日報與壹週刊,將如何處理。不過,我完全不敢期望台灣的主管機關有何作為。

對於台灣的媒體環境,我因為關心與觀察不足,不敢妄評。但資深媒體人王健壯先生以下兩段話,相信說出了部分真相:

這幾年台灣早已變得像個超大型的聲音競技場,但即使各種雜音此起彼落,弔詭的是,台灣現在卻也是個知識分子失語的年代。大眾聽到的都是從立場出發的噪音,而非來自知識高度的聲音,原本應該站在評論階層前沿的知識分子,不是選邊依附而忘了本色,就是躲進書齋不問世事,更多人則是因懼於被貼標籤而依違兩端;萬馬齊鳴卻無異於萬馬齊瘖,詭異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這樣的現象出現在政治領域,也常見於傳播領域。台灣現在的媒體環境可用「顛簸蹇滯」這四個字來形容,顛簸的是媒體變局與亂局接續動盪,蹇滯的是媒體已日暮途窮卻又無計可施;更嚴重的是,這是一個「泡麵與牛肉麵一樣」的媒體年代,即使《衛報》與《紐約客》來台,其結果也一樣會被人以泡麵對待;當然最令人憂心的則是,這是媒體統治的年代,卻也是安伯托.艾可所形容的媒體倒退的年代。
──中國時報,20121115日,凱撒的面具-漫長的告別

我認為台灣敢言、有見識的知識份子還是有的,資訊基本上也還是能夠自由流通的,只是傳統媒體機構的淪落,確實令人憂慮。但更大的問題是,即使有良心的知識份子繼續仗義執言,台灣民眾聽得進去嗎?有多少人願意去關心許多並不有趣,但十分重要的議題?理想的情況是,優質媒體提升民眾的見識,但台灣近年的趨勢卻顯然是,媚俗淺薄勢利的媒體令民眾愈來愈蠢。社會與個人一樣,蠢到某種程度,便無藥可救了。

相關文章:劉靜怡、管中祥、黃國昌 - 金錢不能葬送民主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