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陳雲 - 牛墩頭

明報   世紀版   2012年7月11日

大嶼山的牛,西貢的牛,大帽山的牛,都是遊遊散散的,一無羈絆,只是食草、睡覺和交配,見到人就迴避或逃逸。往昔的牛,如馬一樣,要勞作,身上有羈絆和配飾,只是牛的那套,來得簡單一些,牛與馬的差異,有點像管家和僕人。

牛僕人的羈絆,是一個鼻環,黃銅做的,南瓜狀的弧形,撐開套入牛的鼻孔,其原理有點像夾住耳珠的耳環,只是鬆鬆地夾入牛鼻孔,也有真的穿透的,有如人穿耳垂(穿耳)。牛鼻環外邊繫上麻繩。牛的鼻孔和鼻腔特大,不會弄傷,然而牛掙扎的話,就會拉住鼻腔,弄得自己不舒服。這就是牽繫牛的方法。

麻繩綁住鼻環之後,另一端繞上牛頭,在牛耳和牛角之間結繩,成一個斜三角形,便可以受力,繫住尼龍繩。近牛頭的繩是苧麻做的,天然材料,防止皮膚敏感吧。放牛的繩是尼龍做的,直徑一厘米有多,顏色有紅、橙和綠色,沒有藍色和黑色之類的。大概紅、橙和綠,是田園蔬果的顏色吧。

放牛是放牛食草的意思,並不是真的釋放了。當然,將牛從牛欄牽出,領到山崗或荒田食草,也是釋放。綁牛的尼龍繩,約有十公尺長。太長就會令牛的走動範圍過大,容易絆住樹枝,掉落石縫之類,太短就很快食完一圈的草,牛為了食遠處的草,便掙斷繩索。禪宗以前有牧牛圖,借用牧人馴牛的經過,以牛比心,以牧人喻修行者,來表現佛門調伏心意的修行方法。

尼龍繩由三股小繩絞成,切斷尼龍繩的時候,要用打火機將繩的末端燒熔,將幾股小繩合一,以免鬆脫。牛繩的另一頭,要綁住一根小木樁,客家話叫牛墩或牛墩頭。墩是土話,厚而粗的木頭、石頭或基座,都可叫墩,如橋墩、柱墩。牛墩用矮樹的樹幹做成,三四十厘米長,用刀在木墩頭削個陷坑,方便綁繩,另一頭就削尖,以便釘入泥土。有時綁牛不必釘墩入地的,可以綁在樹幹上,牛墩用來插在繩結內,固定扭結,有點像女人髮簪。

即使牛墩釘入地,一旦牛發起蠻勁,如要與其他牛打架,或要到其他草區食草、到樹蔭乘涼的時候,也可拉出牛墩狂奔,但總不能走遠,因為牛墩與繩成一個直角,丁字形的,牛奔跑途中,難免會卡住石縫、樹椏或草叢。這是牛鼻環之外的另一重羈絆。

牛墩連住繩索,放牛童可以玩拋擲遊戲,有如玩西部牛仔的飛石,或武俠片裏的飛砣。玩一會之後,便用石頭將牛墩打入地。視乎田土或山泥之軟硬,牛墩不可打得太深,否則難以搖鬆而拔出。太淺也不可,牛一拉就拔出來了。

牛墩一般打在田頭地尾的硬土,荒地的土也硬,若遇上雨水天或沼澤地,只能綁在樹幹或樹杈上。打牛墩的硬土若是在灌木叢之後,或者解牛之後不拔出牛墩,就會發生點意外。其他人不知就裏,特別是昏黑時分,到叢林後面大解,蹲下的時候,臀部就撞到牛墩。客家農民諺語,「屙屎笠到牛墩頭」,就是講這回事。農村的人手腳靈便,此事絕無僅有,只是比喻交上噩運,頭頭碰着黑而已。

人到中年,馬齒徒增,不奢望轉移到水草豐富的牧區,渴求greener pastures,也不望跳槽,只是寄望蹲下稍息的時候,勿撞到自己遺下的牛墩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