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胡晴舫 - 為何香港與台灣需要彼此

聯合報 2011年7月18日

Vic:這篇文篇實在是概念混亂、言不及義。了解香港處境的人,看了會哭笑不得。作者說台灣要「像香港一樣自我定義」,如果香港能「自我定義」,陳雲等人還需要搞「香港自治運動」(HKAM)嗎?

「香港永遠是香港,他們是香港人,無論世界如何流轉,香港是他們的家」,我也希望是這樣,但現實是許多人視香港為賺錢的地方,從來不真正以香港為家。此所以香港人因為種種原因(一大原因是出於對中共的恐懼與厭惡),大量移民外國。

真正的以香港為家的人當然有,包括許多年輕人。眼見香港的宗主國從民主法治傳統深厚的英國,轉為粗暴勢利邪惡的中共,一國兩制名存實亡,香港的自主性日漸遭蠶食,民主普選遙遙無期,自由法治岌岌可危,經濟壟斷日趨嚴重,洗腦的愛國教育勢在必行,香港的有心人
正努力質疑、挑戰現行體制。奈何他們只是覺醒的少數,輕易被建制派標籤為「無益無建設性」的激進份子,而多數港人仍像溫水中的青蛙般不知不覺。

香港落入中共手上十四年,的確有許多值得台灣汲取的經驗教訓,例如如王丹所言,香港的CEPA經驗,正值得擔心EFCA影響的台灣人借鑒。但是,香港最值得台灣警惕的,其實是在政治方面:主權一旦落入中共手上,就再沒有自主與尊嚴的保障,只有自我欺騙、接受奴役的自由。此所以作者說什麼「中國出現越多不同類型的城市中心如香港、上海,與政治城市北京分庭抗禮,越能打破政治壟斷的單一格局,越能使用普世民主價值而非鞏固政權邏輯去處理議題,在這種架構下再去討論台灣前途,對台灣人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實在是幼稚的夢囈。

淪為中共殖民地的香港,經濟再成功,表面再繁華,也只是平民百姓的地獄,骯髒齷齪、不公不義的地方。真正以香港為家的人,能忍受自己的民主權利長期遭剝奪嗎?

後記:回應杜生之文章從台灣看香港

胡文或許用心良苦,希望台灣人借鑒香港經驗,以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大陸。問題是,不熟悉香港的台灣人看了她的文章,很可能以為香港情勢大好,既有本土歸屬感,又能面向全球,經濟上與大陸同榮,不受國族政治困擾,因此以為香港真的有許多值得台灣學習的正面經驗。這種不符事實的觀念,對台灣是很危險的。

香港與台灣面對中共控制的大陸,如何安身立命,不僅是現實政治問題,更是文化競爭的問題--更準確點講,是香港與台灣如何以其文明與文化上的優勢,協助有心人在大陸從事文化救亡的問題。但要對大陸有幫助,首先必須鞏固自身的文化優勢。

一些台灣人期盼「政治擺兩邊,經濟擺中間」,固然是反映對藍綠惡鬥的厭惡,但也隱含著一種庸俗的「經濟發展至上觀」。這種觀念很容易和肆虐全球的金融資本主義合流,利用民眾對政客的不信任與反感,主張所謂的小政府理念,鼓吹減稅和解除管制,造就跨國財團與本土財閥為所欲為的環境。面對跨國資本壟斷掠奪的全球化趨勢,國民若無清醒的意識,很容易死無葬身之所。

至於促進中國民主之事,陳雲在〈堅持香港自治 保衛自由城邦—香港城邦自治運動總綱〉的前言中,提出了值得深思的觀點。我個人是認為中國民主與香港自治是可以並存的。

現代社會媒體的影響力很大,台灣有自由的媒體環境,但大眾媒體(尤其是主要電視新聞台)的內容不堪聞問,一面倒地庸俗勢利愚昧,這一點實在叫人痛心。

------------------

台港關係終於翻了新的一頁。

大部分台灣人印象中,香港只是專坑觀光客的尖沙咀幾條街、台灣菁英所嗤之以鼻的「中環價值」以及黎智英的蘋果日報。很少台灣人知道香港其實好山好水與高樓巨廈並存,小漁村價值與國際大企業兼容,平民茶餐廳與米其林美食同在,大企業家實幹如民工,小市民視香港為根的歸屬感,不下於他們的城市皇帝們。

香港之所以穩坐亞洲城市龍頭,不僅因為基礎設施一流,金融服務先進,城市管理優良;不僅因為他們有廉政公署,官僚系統高效率,也不僅因為他們有張國榮跟王家衛,最終原因是他們早從全球架構去思考香港的前途。香港永遠是香港,他們是香港人,無論世界如何流轉,香港是他們的家。即便香港回歸了,全球架構下,他們依然要面對其他城市如新加坡、上海甚至深圳的競爭,繼續與紐約、東京、倫敦在同一平台上工作。一直是如此務實的生存哲學以及冷酷的國際環境,讓香港從貧瘠小漁村變成國際大城市。

越全球化,越要在地化,疆界消融之後,競爭不只垂直也平行,在地社群更顯重要,扎根經營才能保持長期競爭力。這是為何台灣仍能借鏡香港的原因,跟「一國兩制」無關,而是那份不受國族政治騷擾的全球化思考。

當台灣內耗於主權認同,因此政策搖擺不定,卻忘了最重要的事:獨立或統一,台灣都是我們的家。路還是要鋪,樹還是要種,現在埋下的每條管線未來都會派上用場。因為不管歷史如何演變,台灣社會仍必須跟南韓、新加坡、泰國以及浙江省、山東省競跑。不要讓主權爭論縮窄了前瞻的視野,我們應該自訂社會進程,並且從國際角度去找到台灣的功能與定位,讓世界需要我們提供的服務與產品,像香港一樣自我定義,不讓別人定義我們。

尤其,面對中國市場的磁場效應,周圍鄰居如香港、台灣、南韓、新加坡、越南等均遭強烈波動,台灣、香港等昔日四小龍及其他亞洲經濟體比以往更需交流,共商相應之道,如何沾露於大市場,卻不遭漩渦捲入摧毀,變成美墨的慘痛關係。目前,由於中國熱錢過量流入,香港、新加坡的房市出現巨型泡沫,物價上漲,教育資源吃緊,當地人生活承受極大痛苦,今年大選新加坡民眾因之釋放不滿訊息,台灣在旁見習,即應提早擬定對策。

台灣還與香港共享一項利益責任,即促進中國的現代化、民主化、多元化,保障亞太區域安定。中國雖因經貿力量而躋身國際領導,對內卻長期中央集權,以政治凌駕一切,忽視而且壓制多元價值與不同文化的發展。中國出現越多不同類型的城市中心如香港、上海,與政治城市北京分庭抗禮,越能打破政治壟斷的單一格局,越能使用普世民主價值而非鞏固政權邏輯去處理議題,在這種架構下再去討論台灣前途,對台灣人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台灣駐港機構已經正式升格為經濟文化辦事處,期待台灣當局能重新檢視與香港的交往模式,以香港的國際思維與中國經驗為他山之石,與香港攜手參與中國乃至亞洲的繁榮未來,同時,最重要的是在全球化拼圖中尋找我們真正的位置。

(作者為作家)

1 則留言:

  1. 此文雖有觀念錯誤,不過要理解這篇文章其實是專程寫給台灣人看,要台灣人知所警惕。畢竟香港發生的政治爭端,對台灣並沒有直接的影響,寫出來不見得能引發共鳴。

    回覆刪除